English

改革开放结硕果 经济发展铸辉煌

1998-07-24 来源:光明日报  我有话说

编者按:

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人民在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和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的领导下,开始了以改革开放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为主要内容的新的革命。20年来,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我国亿万人民新的创造活力进一步得到发挥,国民经济保持了全球较高的发展速度,走出了或者正在走出计划经济时代的短缺经济,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综合国力进一步增强。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保持了社会的稳定和各方面的全面进步。为回顾20年来我们所取得的伟大成就,总结我们走出短缺经济的经验,探讨在告别短缺以后我们将面临的新问题、新情况,前不久,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宏观经济研究院、经济科学出版社和本报联合召开了《走出短缺——纪念中国改革开放20周年大型研讨会》。来自政府部门、经济学界、新闻出版界的近300人参加了研讨会。现将部分内容整理刊登如下。

选择了适合国情的改革发展之路

曹远征(国家体改研究院副院长):20年来,我国的国民经济发生了巨大变化,社会有了很大进步,人民生活水平有了大幅度提高。取得这些成果的一条重要经验就是我们选择了适合自己改革发展的道路,同时创造了适应自身发展的经济体制。

过去我国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最近20年的改革方向是向市场经济体制过渡。几乎同时,世界上还有其他一些国家都进行着向市场经济体制过渡的改革,但改革的情况和改革的结果是很不相同的。比较来说,我国采取的是渐进式的改革方式,这也是根据我国的具体国情摸索出来的。现在回想起来,它有这样几个基本特点:从时间上采取的是分步到位的改革方式;在每一个时点上,我们在空间上采取的是半市场半计划的办法;从阶段上看,我们的改革是演进式的。很多学者将这些改革归结为成本最小化的改革战略,以区别于其他国家所采取的利益最大化的改革战略。20年的实践证明,我们选择的改革战略正确协调了改革、发展和稳定三者的关系,从而保证了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地高速发展。我国改革的基本轨迹可以大致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在80年代,当时我们的经济在计划和市场的双轨体制下同时运行。第二阶段是在90年代,这一时期,我们的改革主要是进行面向市场体制的并轨。经过这两个阶段的改革使我们在本世纪初步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框架。

现在我们的经济也出现了一些情况。第一个情况就是从过去的短缺经济转变为相对过剩的经济,这是国民经济的一个很深刻变化,我们也同时面临着一个全新的经济环境。它要求我们从过去的“发展经济保障供给”的宏观经济政策,逐步转变为需求管理的宏观经济政策;对企业来讲,要求从原来的生产性企业转变为市场驱动性的企业。第二个新情况是我国的居民行为发生了很大变化。90年代以后,我国居民的边际消费倾向有所降低,边际储蓄倾向有所提高。这意味着广大居民从过去单纯的消费者正逐步转变为消费加投资者,意味着发展经济的资金渠道和筹资方式都发生了重大变化。由此,我国的资本市场也得到了快速发展。今后如何引导居民投资、开辟新的金融渠道支持经济发展建设,成为我们当前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第三个方面是经济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在80年代期间,我国轻工业的增长速度一直快于重工业的增长速度,进入90年代,则是重工业的增长速度明显加快,这便预示着我国的工业结构正处在一个新的上升时期。第四方面是我国经济增长的动力结构也出现了一系列变化。一些非国有经济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率正逐步提高。第五方面是我国的对外开放程度有了很大提高。进出口贸易总额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大大提高。这使得我们的宏观经济已经不是在一个封闭的环境下运行,而是在开放的、国际化的条件下运行。第六方面,我们的市场化进程已经大大加快。进入90年代,所有的生产要素市场都得到了发展,所有的生产要素都具有了市场价格。所有这些变化都需要经济学工作者、政府的宏观经济政策研究部门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社会经济取得全面发展

王永治(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1978年以来,我国经济保持了20年的持续快速发展势头。1997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74772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是1978年的5.92倍。1979-1997年,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8%,大大快于改革开放前26年年均6.1%的速度,在世界各国中,是经济增长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使我国综合国力迅速提高。据世界银行资料显示,1997年我国国民生产总值在世界排名第7位,居发展中国家首位。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使我国的市场供求关系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已经开始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转变。据最近对601种主要商品供求情况的调查分析,供过于求的占74.2%,供求基本平衡的占25.8%,已经没有供不应求的品种。电视机、电冰箱、洗衣机等家用电器的户均占有率,在城镇已经达到发达国家水平,农村的普及率也逐步提高,居民消费结构正孕育进一步升级。

改革开放20年,我国经济结构不断得以调整和优化。以三大产业结构为例,1978年末,我国第一产业产值比重为28.1%,第二产业产值比重为48.2%,第三产业产业产值比重为23.7%,到1997年,各产业比重依次变为18.7%、49.2%和32.1%,从而使产业结构顺序由“二一三”转变为“二三一”,符合产业结构演进的一般规律。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升级,使我国的国际竞争力有了显著提高。

经过20年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我国人均GDP已实现了从低收入发展中国家向中下等收入发展中国家的飞跃。贫困人口从1978年的2.4亿人减少到1996年的5800万人左右。人均可支配收入有了大幅度提高。城乡居民吃、穿、用的数量和质量也得到改善和提高,1997年全国城乡储蓄存款余额已近5万亿元,比1978年的210亿元增长238倍,同时居民持有的外汇存款、股票、国库券等各类有价证券也为数可观。

20年来,我国的各项社会事业也得到了蓬勃发展,科教兴国方面也初见成效。1980年,全国取得国家重大科技成果2687项,而到了1997年,这一数字高达30566项。在许多高新技术领域我国均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目前,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已经提高到38%,教育事业的发展使得我国人力资源的素质得到很大提高。

在最近20年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我们积累了很多宝贵经验。一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二是正确处理了改革、发展和稳定三者的关系;三是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四是加强和改善了宏观调控体系。党的十四大以来,我们针对经济生活中的深层次矛盾,深化了计划、财政、金融、外汇、外贸、投资等体制的改革,建立和健全了宏观调控体系,使经济成功地实现了“软着陆”。

建立了全方位的开放格局

孙维炎(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校长):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我们确定了对外开放的方针,为我国的对外开放奠定了政策基础。20年来的开放实践,给我国的经济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使我国经济走出了短缺经济的困境。

经过20年的努力,我国初步形成了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格局。从时间上看,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首先从广东、福建两省开始实施对外开放政策,十二大以后又扩展到14个沿海港口城市和海南省,十三大以后进一步扩展到整个沿海地区,十四大以后对沿江、沿边兼主要交通干线及内陆省会城市实行对外开放政策。从开放领域看,80年代,我们对外商投资领域主要限于一般的加工工业、宾馆、餐饮业等服务行业,90年代以来,外商投资的领域已经从劳动密集型加工业向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的项目发展,并开始向基础设施、基础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延伸。现在,我们又在金融、保险、航空、货运代理、内外贸易、律师事务所等领域进行新的试点。从外贸经营主体看,初步形成了由各级各类外贸进出口公司、自营进出口生产企业和科研院所、商业物资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共同参与,多层次、多渠道的经营体制。从商品结构看,初步形成了工贸、技贸、农贸、科贸结合,商品、资金、技术、劳务相互渗透和融合的格局,出口商品结构明显发生了变化。实现了以出口初级产品为主向以出口工业制成品为主的历史性转变。除了在经济领域外,我国还在科学、教育、文化、体育等领域大力发展对外交流关系,这对于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世界和了解世界,同时使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国,促进中外交流有着重要的意义。同时,通过交流我们学习到了先进的技术,先进的经验。

20年来的开放实践,我们取得了以下几方面的经验:一是发展外向型经济,以出口带动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这对长期闭关自守的大国来讲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开拓发展出口产品,带动了我国企业产品质量的提高,产品的品种得到丰富,同时也促进了产业结构的调整,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二是通过推进市场多元化的战略,使我国的出口产品走向世界的各个角落。市场多元化战略既有利于各国对我国的了解,也保证产品有更广阔的销路。三是实行外贸放开经营。这既有利于调动各方面经营外贸的积极性,也有利于各企业增强自身的竞争力。四是通过外商直接投资引进资金,引进技术和管理技巧,这便有效缩短了我国在技术上与发达国家的差距。特别是近年来大型跨国公司进入我国市场,对于促进我国技术和经济的发展,进一步上档次将是一个巨大的推动,同时也培养了大量的经营管理人才。五是通过兴办外资企业,我们调动了大量海外华侨和爱国同胞投资祖国的积极性,密切了他们与祖国的关系。

三个值得思考的30年

于光远(著名经济学家):回顾本世纪的历史,有三个30年的时间值得我们思考:第一个30年是从1919年的五四运动到1948年,这是我们取得民主革命胜利的30年。第二个30年是自建国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这30年是我们社会主义道路上曲折前进,到最后觉悟必须改革的时期。此后,我希望第三个30年是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转折点,到2008年这30年能够基本完成我们的经济体制改革。在经济体制改革的30年中,自1978年到1994年可以说是第一个阶段,在这个阶段,我们从较低的改革起点开始最终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从1994年起,我们开始了更为深入和全面的改革,我想再过几年,当进一步的改革取得成效后,我们就将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改革时期进入真正的建设阶段。

改革是实践和理论互动的过程

吴象(著名经济学家):“走出短缺”体现了我们改革开放20年的主要成果,体现了改革前后我国经济生活中的一个最突出变化。我们的改革是从农村开始的,为什么呢?因为在原来计划经济体制下,农民的积极性受到很大限制,他们改革愿望最为强烈,要求最为迫切。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政策,特别是在此之前关于真理标准的讨论,解放了农民的思想,放开了农民的手脚,使他们积极地投入到改革中来。我们农村改革的成功就是尊重广大农民的意愿,尊重广大农民的创造,并以党的领导加以支持、完善、总结和提高。农村改革的成功,打破了“一大二公”的传统观念,这也是我国改革开放的一个最初突破点。回顾这些年来,我们能够走出短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最为根本的原因。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到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目标,再到党的十五大在所有制概念上的重大突破,都是实践的发展来推动理论的发展,理论的创新又对实践的发展提出指导。

确保经济速度应是当前的主要工作

宋涛(中国人民大学经济系教授):改革开放20年来,我们在三个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一是我们的生产力得到了很大发展,经济增长速度走在世界的前列;二是市场得到了极大的繁荣,过去购买很多商品都需要排队和票证,有人曾统计,过去最多时我们有100多种票证,而现在市场商品是琳琅满目,极大地丰富了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三是城乡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能取得这样的成就,我认为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市场化改革的成果表现出来了;二是我们的改革调整了所有制结构,发展了多种所有制经济,非国有经济对我国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走出短缺后,我们在发展和改革方面也遇到了新的问题。过去在发展问题上,我们一直注意防止片面追求过高的速度,但最近一两年来,我们是要确保经济发展的速度。如果我们的经济发展速度降下来,将会给进一步的改革带来困难。因此,确保经济增长速度应该是当前的主要工作。在改革方面,国有企业改革一直是重点,但目前还没有走出困境。这都是要我们进一步深化改革来解决的新问题。

供求平衡的市场才是理想状态

董辅(礻乃)(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经过多年的努力,我们终于认识到计划经济的诸多弊端,而各种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短缺便是计划经济条件下的一个主要现象。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最终逐步摒弃了传统的计划经济,选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改革的目标,这个过程是很艰巨的,但取得的成就是举世瞩目的。

走出“短缺”后,我们的经济也出现了新的问题。其中一个问题就是买方市场的出现。一些同志认为,卖方市场是计划经济的特征,而买方市场是市场经济的特征,这是不准确的。我们应该看到,无论买方市场还是卖方市场都不是理想状态,而均衡的市场,供求平衡的市场才是经济趋于接近的理想状态。走出短缺经济是好事,但并不意味着出现了买方市场就是好事,东西多了卖不出去也成问题。有人认为,买方市场形成后,各种产品和服务相对过剩,其价格不断下降,这对消费者有益处。但任何一个人在市场经济中所扮演的角色都是一方面是买方,另一方面也是卖方。比如一个工厂的普通工人虽然能在消费品市场上买到价格低的商品,但由于这个工人所生产的产品卖不出去而导致收入减少,甚至失业,最终的结果可能更糟。因此,在走出短缺经济后,我们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和全面的认识。

做好下岗职工的再就业工作

卫兴华(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系教授):走出短缺经济后,很多企业,尤其是国有企业遇到了产品销路问题。这就要求企业不仅要去适应市场,而且要去开拓市场、开发市场。适应市场是个被动的过程,但要真正在市场经济中取得立足之地,还要开拓市场,企业要面向城市、农村甚至国外的市场。此外,还要开发人们的潜在需要,利用开发新的产品来满足人们的新的消费需要。

当前从上到下都在努力解决企业职工下岗问题。在我们改革过程中,有部分职工下岗是必然的。以往,我们追求的是低工资高就业,导致企业存在大量的富余人员,而搞市场经济必须强调效率,不能有冗员。另一方面,职工下岗是由于企业管理不善造成的,甚至是由于“穷庙富方丈”把企业搞垮了的结果。这就不是必然的了,而是人为造成的。因此,对企业职工下岗问题也要区别对待。如果把国有企业搞好,把企业的领导班子搞好,对缓解下岗问题是有利的。对下岗职工我们应该认识到,在我们改革经济体制过程中,为了改变人浮于事的状况,为了调整经济结构,为了提高企业的资本有机构成,我们不得不使一部分职工下岗。从一定意义上讲,下岗的职工承担了我们改革的部分成本,也承担了改革过程中必要的牺牲,正因如此,国家和社会更应该关心他们,做好下岗职工的再就业工作。

走出短缺后将遇到的新问题

萧灼基(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教授):走出短缺后,我们面临以下一些新情况:一是要转变人们的消费观念。过去我们强调生产决定消费,但现在也应该重视消费对生产所起的重要作用。生产的目的、动力和归宿都是为了消费,如果没有消费,生产就会萎缩。在走出短缺后,我们应该重视消费对生产的带动作用。二是有可能出现有效需求不足的情况。有效需求不足可能给流通、生产企业造成困难。政府部门、企业界和经济学界都应该提前意识并着手研究这个问题。三是投资者的风险将加大,生产者的竞争将日趋激烈。优胜劣汰的市场法则将使企业破产在经济生活中经常发生,这既是好事,但也会给社会带来震荡。四是就业的波动幅度将会增大,下岗和失业成为不可避免的现象。因此,在这方面引起的问题值得我们加以重视。五是可能出现由通货膨胀转向通货紧缩的情况。这些年的经验告诉我们,高通货膨胀具有很大的危害性,在实践中,我们对付通货膨胀的办法比较多,研究也比较多,但对通货紧缩我们还缺乏经验,而如果一旦出现通货紧缩将会带来一系列意想不到的困难。这是值得我们加以重视的。

以提高产品科技含量来打开市场

许毅(财政部科研所教授):过去我们是卖方市场,发愁的是消费者,有钱买不到东西;而买方市场逐步形成后,发愁的变成了生产者。买方市场的形成,在一定意义上标志着我们的生产力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但是应该看到,我们经济生活中的低水平重复建设现象很严重。正是由于重复建设,导致地区之间没有形成很好的分工,产品雷同,在消费能力有限的情况下,一些产品出现过剩。因此,在产品数量上了台阶后,我们应该加强国家在产业结构调整方面的宏观调控力度。此外,在数量问题解决后,增加产品的科技含量也必须成为企业需要注意的问题。我们现在钢材的产量很大,但高质量的品种仍不能满足国内需求,还需要进口。在日常生活中,这种现象也随处可见。美国吉列公司的剃须刀可以说是普通的日用品,但几十年来,该公司不断推出新的品种,现在推出的某种型号的剃须刀的刀头上就具有30多种功能,成为名副其实的高科技产品。如今,吉列公司每年的产值高达数十亿美元。因此,所谓高精尖的产品并非都是航天、计算机等领域所独有,现在普通日常用品的科技含量也在大大增加。现在,大家都在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第三产业成为很多人关注的对象,但对第一、第二产业的技术更新改造却重视不够。如果我们每一个行业、每种产品都能在产品质量上不断上档次,那么,经济发展的质量将进一步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将进一步提高。

从经济图书出版看改革开放

蒋宝恩(经济科学出版社总编辑):80年代初,经济科学出版社出版了匈牙利著名经济学家科尔内的《短缺经济学》一书,该书的出版在国内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短缺经济”也成了对我们传统经济的理论描述。由此可见,经济类图书对现实经济生活的影响是非常大的。改革开放以来,尤其在进入90年代以后,我国的经济类图书出版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据统计,1990年到1997年,我国共出版经济类图书49801种,这8年间的出版种数为前10年的2.67倍。此外,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中国经济学的不断发展,引进优秀图书的增多,经济类图书的品种不断更新,其结构也趋于合理。如今,各出版社在图书市场上的竞争日趋激烈,经济图书的供给可以说也走出了短缺。出版社和读者在图书数量丰富的同时,开始更注重书籍的内容和装帧的精美。作为一个微观单位,经济科学出版社是在改革开放后,经济快速发展,经济科学的研究逐步深入的形势下诞生的。出版社成立15年来推出了一系列关注现实问题的经济类图书。比如,我们在80年代推出了“发展经济学”系列丛书、“当代企业改革与经营管理”丛书,最近又出版了“大改组中的国有经济”丛书、“劳动与就业”丛书、《知识经济专家谈》以及“当代金融译丛”等图书。同《短缺经济学》一样,这些图书的内容从一个侧面也折射出我国经济发展的轨迹。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